“割青麦”要严查?官方明确表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农民咋看?

2022-06-14 21:16:00

海外充值

【村长晓佳一】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谢谢关注!

青小麦每亩1500元,官方严查毁麦行为

立夏一过,下一个节气就是小满。俗语说,小麦到小满,不割自会断。从全国范围来看,小满过后,小麦就开始从南到北逐步收割。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一般情况下芒种之前小麦收割完毕。

如今距离夏粮收割也就二十多天,正是小麦开始灌浆的关键时候,今年能不能丰收就看从现在到小满前后的天气如何,因而农民对于这个时期的庄稼是特别在意的。

然而,近些天网络上却接二连三地出现收割青小麦作饲料使用的视频和文章,有些地区一亩青小麦可以卖到1500元,惹得很多农民羡慕。有网友表示,自家的小麦只要给1200元每亩就知足了。

然而针对此情况,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文章《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文中指出,针对近日毁麦开工和割青麦做饲料的视频,农业农村部“五一”期间就部署核查核实,各相关省份抓紧调度排查。并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同时强调,还有20天左右小麦就成熟收获了,对被征用为建设用地的麦田,也要在小麦成熟收获后再开工建设,珍惜农民朋友200多天的劳动成果,中国人的饭碗大家一起端。并恳请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如发现毁麦问题线索,及时拨打农业农村部热线电话,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从官方态度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粮食安全的迫切性,“割青麦喂牛喂羊”都是毁麦行为,涉嫌违法违规,因而有一起要查一起。这是为了确保今年粮食产量的目标任务。

根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因而,毁青苗,割青麦就是对今年1.3万亿斤粮食产量的挑战,各省市县如果完不成目标任务是难以通过考核的。

农民为何要提前收青麦?

那么对于农民来说,还有20多天就可以丰收了,为什么就把正在灌浆的小麦提前收割卖青贮呢?主要有三点好处。

第一、收益更高

在小麦正常的年份,全国亩均不到800斤,一亩地总共能卖1000元左右,利润200~400元左右,好一些的大概能有600以上;而收割青麦1500元一亩地,收割费用、运输费用都不用自己给,一亩地能赚1000元左右,哪个更为划算农民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减少劳动量

直接收割青贮,意味着不用去考虑晾晒粮食的问题,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第三、增产增效

除此外,青贮收割后不会产生秸秆,不会因为机器收割洒落小麦产生麦苗,减少农药使用量,可以说节省了成本也为下一季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增产增效。

所以,如果青贮小麦能够大量地卖出去,对于农民来说是有好处的,毕竟农民种地不是为了做慈善,也是要赚钱吃饭生活的。

当然,目前来说,使用小麦作为青贮是极少数的,因而构不成影响粮食安全。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到为什么对于提前收割小麦这么支持,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民种粮收益低,积极性不高。

让农民种粮有钱赚

目前粮食价格使用在一块多一斤,农民种地不仅赚不了多少钱,年景不好还要赔钱。农业是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不仅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还要受制于天灾人祸。所以影响粮食安全的不仅是农民割青麦作饲料,更多的还有土地撂荒、种树、建房、取土、挖塘养鱼等等就是不种粮食的农民。

所以,查处割青麦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地保证粮食安全,不是禁止也是查处,而是要农民种粮有钱赚,提高粮食价格就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加大对实际种粮农民的补贴,谁种地补贴谁,谁种粮补贴谁,让农民种粮也能有不低于出门打工的收入。

那么,即便不去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农民也会保证粮食安全,不毁坏一处良田,不糟蹋一斤粮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猎狐网版权所有